十甫

十甫的思維剪影,文创作品窝

【说电视】人人都有一张假脸──《JOKER──不被原谅的搜查官》

我曾在分析《每天夜晚》的金范相时写过,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多面性的社会裡,而人的身份也会随着社会的多面性而变化──你可能是某某人的儿子/女儿、某某人的丈夫/妻子、某某人的同事/上司/下属、某公司的员工/经理/老闆等等。而人可能因为身份的不同,所展现在人前的面貌都不同,我将之称为人类面貌多面性。而人类面貌多面性,进一步可能会造就人类性格的多面性──这裡非指多重性格,而是指一个人可能在各种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,也许这一刻在某人面前说话滔滔不绝,下一刻转身对着某人又显得言拙,诸如此类。

人类面貌多面性,听来好像很高深复杂,其实说得白一些,就是一个人在这个社会裡所必备的假面具。这些假面具,有些是真实的你,有些则不;全部可能是你,也可能全部皆非。

大部份人的这些那些假脸,并不是要让自己成为虚伪的人,而是犹如变色龙的保护色,只是用来保护自己以免受伤害以及不伤害别人而已。

可以说,人人都有一张假脸,而《JOKER──不被原谅的搜查官》就是让我深有这种感觉的日剧。因为剧名“JOKER”早已点明,小丑那张色彩缤纷,总带微笑的面具之下,到底是怎样一副表情?他是如他表面那样是带来欢乐的人物,还是实际上带来灾难的危险人物?

且不管所谓的“JOKER”是无害还是危险,我看《JOKER》感到最难过的是,看到主角伊藤那张明明难过得快哭泣的脸仍带着微笑,说着那明明让他快发疯崩溃却似乎与己无关的话时,倍让观众如我者看得心酸不已。伊藤的扮演者──?雅人,那张不俊俏却让人看着觉得可爱又无辜的脸,就是会让人觉得心疼,而原谅他做着在人性上看似正义,却在法律上是犯罪的事。

也许,没看过《JOKER》者,会看不明白我到底在说些什麽?好吧,就大略说说剧情吧!

有一个人,他在白天时是下属眼中很窝囊的搜查警官,总是对一些案件的芝麻绿豆事咬着不放,并常常脱队独立行事,让下属头疼。然而,他在晚上却摇身一变,做着“神隐”的事。所谓“神隐”,就是警察内部才知晓的,那些逃过法律制裁的人,总是在后来在社会上突然消失了。而当然,这些人的消失并不是没人知道的,受害者家人、亲属当那个逃过法律制裁的加害人被“神隐”后,他们就知道了;而警察当接到有失踪人口的报案时,也心知肚明。至于为何这两者明知有“神隐”却隐而不说呢?原因当然就是摆在那儿的,前者是因为有人替他们报仇,心安而心存感激地为“神隐”者保守秘密,希望“正义”之士永远存在;而后者呢?有两种心情,一是为了掩饰警队的无能──不能用法律途径制裁罪人,二是为了痛快,希望那个“神隐”者为他们制裁他们制裁不了的社会垃圾。

而当然,就如一般的戏剧脉络,既执法又犯罪的人,总是会因为有着这样那样的过去才会走上这条路,而他总是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被人发现的,然后掀起层层高潮。接着,就跟一般的日本警匪剧一样,总是在最后会有一个大阴谋、大秘密被揭发,再然后,就是解决,接下来就结局,无论悲喜。

看《JOKER》会让我很自然地想起《死亡笔记本》这部漫画。同样做着暗地制裁罪犯的犯罪活动,但《JOKER》的伊藤却不是《死亡笔记本》中的夜神月,后者在制裁人中获得快感而渐迷失了初衷,错以为自己是神,被人揭发了原来是罪犯的真面目后,不但身败名裂,还很丑陋地被死神夺走了性命,让人又怜又厌恶。而伊藤始终保持着最初的信念,明知是犯罪,但却能为受害者家属带来心安,而让他义无返顾的原因是,他在制裁着那些犯人的同时也制裁着自己,所以,他总是寂寞又内心痛苦地活着。

《JOKER》的情节虽不如《死亡笔记本》般高潮迭起,但却很成功地表达出那些不被法律制裁的罪犯的阴暗面和变态心理,真实带给观众如受害者家属心情般的感觉──对干出让人法指的罪恶事却又逃过制裁的罪犯又恨又无奈,只有被“神隐”了才能解恨。而我,在又恨又无奈,接着又痛快的感觉中,却倍感可惜,因为,这只是戏剧,而非真实发生的事。

虽然,我知道人是没有权力去制裁一个人的,尤其是法治社会下。可是,真实的世界裡,却有许许多在干着制约别人的事(这,不需我“画出肠”吧?)。所谓法律,也不过是由人创造出来制约人行为的游戏,只对奉公守法、没有权力慾、并只希望平平安安地生活的平民大众有制约的效用,对于那些熟悉法律并擅于走法律漏洞者、掌权者、执法者、“捞偏”者,根本一点功用都没有。世界,就是由这些人玩得翻转了不知几个世纪,发财的发财,长命的长命,横行霸道的依旧横行无阻,一般人,就只有暗暗祈祷,日盼夜盼这些人“等天收”。可是,有这样的想法者毕竟还是太天真,唯有老广东人参透了玄机:

“杀人放火金腰带,修桥补路冇尸骸”──坏事做尽的人大富大贵、腰缠万贯,而常做好事的善心人则死后连尸骨也不存。

世界的真相,就是如此。

感觉痛苦吗?

痛苦也无法改变,因为你不是“神”。

唯有学习带上假脸过活吧,然后假装讚叹:这个世界还是很美好!


*2010年9月23日发表于“鲜文学网”

评论